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印发2024年湖北省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措施的通知
索 引 号 | MB1K2378X/2024-24965 | 分 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成文日期 | 2024-06-21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件名称 | 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印发2024年湖北省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措施的通知 | 发布日期 | 2024-06-21 |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
夏季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是水产动物生长的主要季节。但由于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突发暴雨等恶劣天气较多,水环境较为复杂,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水产品市场供应有序,现制定湖北省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措施,供各地参考使用。
附件:2024年湖北省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措施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024年6月21日
附件
2024年湖北省夏季高温水产养殖生产管理措施
一、注重水质调控
(一)提高水位
适当提高水位可以降低下层水温,一般7-10天加水一次,虾蟹类养殖保持水深1.2米左右,鱼类养殖保持2米左右。加水最好在夜间进行,尽量避免将底质冲起。加水时应综合考虑池塘水位的承载量,切勿加水过满,以防暴雨时漫塘跑鱼。
(二)调控水质
高温天气下,池底残饵、粪便分解加剧,腐败细菌生长、繁殖加快,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容易超标,要加强对池塘水环境的pH、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检测,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换水、增氧等应对措施。定期全池泼洒生石灰、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定期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改善养殖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环境。虾蟹养殖池塘,要定期维护池塘中栽种的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等,及时清理腐败水草,确保水草处于良好生长状态。
(三)保持溶氧
注意监控养殖池水溶氧,勤开增氧机,谨防养殖鱼缺氧、浮头,增氧机的使用应当遵循“三开两不开”的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半夜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虾蟹类养殖池塘水草多,水体温度上层高、下层低,下层是天然的庇荫场所,极端高温晴天中午开增氧机会搅动水体,使底层水温过高,对虾蟹类造成影响;应晚上待池塘表层水温降低后,即9-10点左右开机至翌日早上8点,中午尽量不开机,如遇阴雨天或傍晚雷阵雨天气,务必提前开机,必要时可合理配合使用增氧剂,增加池底溶氧。高温期间经常改善池塘底部环境,可以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同时会加快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分解,促进养殖水体中有机物的循环,保持水体状况良好。
(四)降低水温
夏季持续高温、光照强,水温高,亦会出现水温分层现象,即表层水温度较高但下层水温较低的情况,极易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出现应激反应。可以通过设置遮阳设施、逐渐加深池塘水位、使用低温水(或井水)降温等措施来缓解,保持水体温度相对稳定,避免水产动物因水温高、水体分层出现厌食、跳跃等强应激反应。
二、科学投喂饲料
(一)科学投喂
选用恰当适合的饲料、采取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夏季健康养殖的重要环节。夏季昼长夜短,可采用“少量多次”的投喂方式,按照“四定”原则(定质、定量、定点、定时)投喂全价配合饲料。饲料要保持新鲜、无杂质、不变质。投喂次数和投喂饲料量要根据天气、气温、养殖水体水质、养殖鱼体规格等不同因素,做出合适判断并及时调整。晴天可多投喂饲料,阴天尽量少投喂饲料,雷雨天气时不投喂饲料;上午、中午可多投饲料,傍晚尽量少投喂饲料,晚上一般不投喂饲料。
(二)控制投喂量
夏季高温天气水温过高,应适当控制投饲量,防止饲料过剩引起池塘水质恶化,投喂饲料量以达到养殖鱼类7-8成饱为宜,每次投喂掌握在1-2小时吃完为宜。河蟹养殖投喂应以植物性饵料为主。
三、加强疾病防控
(一)做好疾病预防
1.积极预防。每天池边检查养殖对象的活动状况、摄食状况。观察到有活力差、逃避反应弱、体色异常、外观缺损、浮头、离群、昏睡不动、厌食的个体,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预防措施包括水体消毒、水质改良、内服免疫增强剂等措施。水体消毒预防时,采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采用预防剂量即可。采用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时,在全池泼洒消毒杀菌药物3~4天后进行,切不可在泼洒微生态制剂后马上进行消毒杀菌。
2.规范用药。病情发生后,要先确诊病症,然后对症治疗。目前尚无有效控制养殖鱼类病毒病的药物,限制病鱼的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的传播;病毒性疾病一般应停止换水、停止用消毒和杀虫药、停止拉网操作,保持溶氧在较高水平,及时捞出池中病死鱼做无害化处理,保持水质稳定;少量使用大黄末、维生素待养殖鱼自身免疫力逐步恢复。细菌性疾病,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种类以及剂量,内服药一般连用5-7天,用黏合剂拌饵投喂。寄生虫感染量少时不必用药,寄生虫感染数量较多时,可用杀虫药,必要时配合抗菌药物同时使用。要严格遵循《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年1、2号》中规定水产养殖药物。不盲目听信某种药物效果,不使用假、劣兽药、人用药、原料药以及所谓“非药品”“动保产品”等国家未批准药品。
(二)高温季节常见水生动物病害防控
淡水鱼类“高温”期间最常见的鱼病是以细菌性出血病和肝胆综合症为主,寄生虫病次之。细菌性出血病也常常并发细菌性烂鳃、肠炎、赤皮等,严重威胁鱼类的生长。
1.细菌性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出血病,通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又称为出血性腹水病等。病源菌主要是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性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其危害对象主要是鲫、异育银鲫、团头鲂、鲢、鳙、鲤、鲮、鲈、鳗鲡、斑点叉尾鮰、黄鳝、草鱼、青鱼、龟鳖等食用鱼,锦鲤、金鱼等观赏鱼。从夏花鱼种到成鱼均可感染,可发生于精养池塘、网箱、网栏和湖库等养殖模式,发病率高达100%,重症鱼塘死亡率95%以上。在9-36℃均有流行,发病高峰期5-9月。
发病时选用含氯石灰(水产用)、二氧化氯、戊二醛溶液或碘制剂等全池泼洒,一般连用2次,间隔1天。内服用药,选择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种类以及适宜剂量,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内服药物包括氟苯尼考粉、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硫酸新霉素粉、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等,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内服药一般连用5-7天为一个疗程,用黏合剂拌饵投喂;同时保持水中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2.鱼类肝胆综合征。肝胆综合征是伴随着高密度养殖、集约化养殖发展过程中很频繁发生的鱼病之一。肝胆肿大、肝脏易碎、变色是肝胆病变的典型症状。该病高峰期在6月份-10月份,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鱼苗、鱼种发病率高,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鮰、乌鳢、虹鳟、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由于普遍误诊为其它鱼病,用药不对症,死亡率可达50%-60%,甚至可达 60%-90%。
出现病症时,采用中药和抗生素的结合治疗,并减少饲料投喂量,同时在饲料中适量添加胆汁酸等保肝护肝产品。
3.鱼类常见寄生虫病。车轮虫、斜管虫、三代虫、指环虫、孢子虫等多种寄生虫病在夏季常见,尤其多暴发于水质较差的养殖塘。养殖者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质调节等工作,合理调控水体中浮游生物种类和生物量,抑制水体中有害物种的大量繁殖,增加有益种类的生物量和种群量。科学投喂,提高养殖鱼体抗病力。平时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将疾病控制在发病初期。相对于病毒病和细菌病,多数寄生虫病依靠显微镜在养殖现场就能确诊。要注意两点,一是健康鱼也会感染少量寄生虫,这时不必用药。只有寄生虫数量较多时,才用杀虫药。二是需要确定寄生虫的种类,有选择性的使用针对性强的杀虫药。
4.河蟹“颤抖病”、黑鳃病及“牛奶”病。颤抖病是河蟹在夏季高温季节流行最广和危害最大的疾病,通常没有急性、亚急性、慢性之分,一旦发病发展迅速,短期内即可达到死亡高峰。河蟹发病初期,摄食减少,蜕壳困难,活动能力减弱或呈昏迷状态。病蟹出现胸肢不断颤抖、抽搐和痉挛等症状,附肢无力。有时步足收缩,蜷缩成团。河蟹颤抖病没有特效药,重点在于预防,如做好健康蟹种的选育;建立良好的河蟹养殖生态环境,定期消毒水体,加强发病高峰前的消毒预防。对发病蟹、死蟹就地加石灰深埋;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和免疫多糖类增效剂,增强蟹体免疫力;不盲目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黑鳃病危害高温期河蟹养殖。主要表现为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严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行动迟缓,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动,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养殖后期,尤其在规格较大的河蟹中较常见,危害较大。黑鳃病的预防关键在于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投饵合理;日常做好抗菌类中草药、免疫增强剂拌料内服和水体消毒,防止病菌感染,抑制有害菌繁殖。治疗可外用复合碘溶液或戊二醛溶液全池消毒,内服恩诺沙星粉5-7天。
河蟹“牛奶”病的病原为二尖梅奇酵母。应对蟹苗进行检测,选择不携带“牛奶”病病原的蟹苗用于养殖。保持良好水质环境,水体的溶氧达到4-12mg/L,氨氮小于0.3mg/L。养殖前需注意清除池底淤泥并进行消毒处理。投喂配合饲料,避免使用易携带病原的野杂鱼虾投喂。
5.小龙虾细菌性肠炎和甲壳溃疡病。小龙虾细菌性肠炎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感染引起,表现为小龙虾活力较弱,可见到死虾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死亡较少、症状较轻时,可通过大剂量投喂乳酸菌或大蒜素进行治疗,若发病严重时,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进行投喂,一天一次,连喂5天。
甲壳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池底恶化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后引起小龙虾感染发病,治疗方法是外用消毒剂,内服抗生素。消毒剂一天泼洒一次,隔天再用一次,(注意消毒剂种类选择应结合水质状况进行,一般情况下选择优质碘制剂),内服恩诺沙星,一天两次,连续饲喂5天。
四、强化日常管理
(一)加强巡塘
极端高温天气,养殖中各种状况频发,应适当增加巡塘频次,密切关注池塘水质、溶氧、水生动物摄食变化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二)做好防逃
高温期间时常伴有暴雨,池塘水位原本较高,很容易溢塘,要加固各种拦护设施,谨防暴雨时水漫池埂,引起倒堤和养殖对象逃逸事故的发生。
(三)注意安全
要加强用电安全隐患排查,防止增氧机、投饵机等设备漏电导致人员触电伤亡。在户外进行投饵、施药、巡塘,应做好防暑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