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手机版|微信公众号|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畜牧技术

生猪设施化精细养殖技术

时间:2025-04-10 10:41来源:科技合作处
字体:

一、技术概况

该技术针对规模猪场智能设施设备组型不配套、利用效率不优,智能养殖工艺与参数缺乏、生产效率提升不足等问题,集成生猪设施化精细养殖技术,形成省级优质地方标准,其基本内涵为:生猪设施化养殖设备选型与配套、养殖环境自动调控、基于背膘调控的种母猪精细化饲养以及保育/育肥猪料水混合饲养等,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效率。

二、技术要点

1.生猪智能设施设备选型与配套智能设施设备主要包括监控系统、养殖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种母猪智能饲喂设备、保育/育肥猪智能饲喂设备等。要求能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兼容性强。

2.养殖舍内环境自动调控

1)合理设置环境监测点位温湿度监测点按均匀原则布置;气体浓度监测点宜选择舍区两端位置和中间位置。

2)养殖环境自动调控根据季节设置不同的通风模式和通风量,结合不同阶段猪适宜生产环境参数,通过自动控制通风系统等执行单元,实现养殖舍内环境自动调控。

3.基于背膘调控的种母猪精细饲养

1)妊娠母猪精细饲养基于背膘控制原则(经产母猪配种时P2点背膘:15-17毫米;妊娠中期:16-18毫米;产前:17-19毫米),根据妊娠各阶段母猪营养需要量、饲料营养成分及背膘控制需求设置整个妊娠过程中个性化的饲喂曲线精细化饲养。

2)哺乳母猪精细饲养根据母猪采食行为和规律等制定饲喂参数,尽可能提高哺乳期采食量,提高哺育效率。哺乳期间背膘损失允许范围为2-4毫米,断奶时背膘适宜范围为16-18毫米。推荐饲喂参数设置6餐次,饲喂时间6:308:3011:0014:3017:3022:00,每餐次采食量占比分别为20%15%10%15%20%20%

4.保育/育肥猪水料混合饲养

保育/育肥猪实行水料混合饲养,提升饲料适口性和饲料转化效率。根据不同阶段猪只采食量需求推荐下料量、下料时间、料水混合比例等参数如下表,可根据饲养密度进行适当调节。

体重阶段

单次下料量

下料时长

料水比

10-20千克

100-200

30分钟

11.3

20-40千克

200-400

45分钟

11.2

40-60千克

300-500

45分钟

11.1

60-100千克

400-600

45分钟

11.0-1.1

三、适用对象

该技术适用于省内所有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主要推广示范点为武汉市江夏区、赤壁市、武汉市东西湖区。

四、效益分析

该技术提质增效显著,示范结果表明应用生猪设施化精细养殖技术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头均节本增收83元以上。

五、牵头人及技术团队

1.工作专班牵头人:汪明阳

所属单位: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联系方式:027-87898213

2.技术支撑团队

单位名称:湖北省畜牧推广总站

联系人:蔡传鹏

联系电话:1327708566118995656357

单位名称: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联系人:彭先文、孙华、周佳伟

联系电话:137970874921372024209618674037082

单位名称:武汉市江夏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

联系人:李太安

联系电话:15392925309

单位名称:赤壁市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联系人:罗哲民

联系电话:15827901885

单位名称: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

联系人:石庆寿

联系电话:15337119980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