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手机版|微信公众号|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农机服务

湖北省小麦冬、春季农机化生产技术要点

时间:2025-01-06 15:35来源:农机作业服务处
字体:

当前,我省冬小麦处于分蘖期,正是促进苗情转化、培育冬前壮苗的关键阶段。此外,不远的春季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季节,包括小麦返青、拔节等重要过程,若管理措施及时得当,可控旺促弱,有效提高产量。冬、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机械化生产技术主要包括麦田镇压、化学肥料追施、病虫草害防治和田间灌溉技术等。做好小麦机械化田间管理,应做结合农艺标准,以“控旺促弱、肥水调控、防灾抗灾、防控病虫”为重点,关注天气变化,因地制宜、因苗施策,落实落地田间管理措施:

一、及时进行麦田镇压

机械化麦田镇压就是根据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对旺长麦田及秸秆还田土壤暄松麦田进行适当镇压,通过人为损伤地上部分叶蘖的方法来抑制主茎和大蘖的生长,促进小蘖增生和地下部根系的生长,促进小麦控旺转壮和提墒节水的技术。

1.机具选择。根据小麦播种方式、长势、土壤墒情等情况,按照农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具对麦田进行镇压。对畦作麦田,要选择与畦面宽度相符的圆柱镇压滚;对保护性耕作的垄沟相间麦田,要选择与垄沟间距相符的凸凹镇压滚;对旱地平作麦田要选用与拖拉机动力和轮距相配套的圆柱型镇压滚,以求达到较好的镇压效果。

2.作业要点。对旺长地块要适墒适时镇压、中耕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制旺长,增强抗旱防冻能力,防御冻害发生,确保壮苗安全越冬。对秸秆还田不匀、土壤过于塇松的田块,冬前要适当镇压,提高土壤保温、保墒能力,防止冻害。播种出苗过早,或因冬前气温过高常导致小麦年前旺长,如小麦11月下旬主茎已发生5~6片叶,越冬期有可能拔节,越冬或春季有可能受冻。对这类旺苗麦田,可采取冬前中耕镇压2~3次,镇压间隔一般为5—7天,控旺转壮防倒伏。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的麦田,应强化控旺防倒,严格控制早春施肥。

3.镇压注意事项。土壤过湿不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压,以免损伤麦苗;盐碱涝洼地麦田不压,以防土壤板结,影响土壤通气。已拔节麦田不压,以免折断节间,造成穗数不足。作业时,行走速度要均匀,土壤要压实。

二、合理追肥促弱转壮

机械化肥料追施技术就是使用追肥机械按照农艺要求,一次完成开沟、施肥、覆盖和镇压等作业工序的技术。主要有机械追施和水肥耦合施用两种方式。

1.机具选择。追肥机具要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具有施肥量调节功能。水肥耦合机具可选择灌溉植保一体机,在灌溉首部注入肥料。

2.分类施肥。(1)在麦苗2—3叶期,通过田间监测,及时发现苗情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部分基肥施用不足田块及秸秆还田质量不高、渍害僵苗等造成麦苗发黄的田块,亩施尿素5—7.5公斤,促平衡生长,苗情偏弱田块要适当加大施肥量,促弱苗转化,力争实现弱苗多分蘖、成大蘖。(2)开春后对群体偏小、穗数可能不足的弱小苗和脱肥严重麦田,应尽早促弱转壮,一般可亩施尿素5公斤和15:15:15三元高效复合肥15公斤;在倒2叶末至剑叶期再亩追施尿素5—8公斤,有利于防早衰,高产、提质、增效。(3)墒情、苗情好,没有出现“脱肥”现象的地块,可延至拔节期适当晚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3. 施肥注意事项。追肥深度一般在6—10厘米;排肥断条率要小于3%,施肥位置准确率要大于70%。作业时,无明显伤根、伤苗现象,施肥后覆盖且镇压密实。

三、病虫草害防

机械化植保技术就是按照农艺要求,选择适用的植保机具和药剂,对大田作物实施农药或除草剂喷洒作业的技术,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

1.施药机械选用。可采用喷杆式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均匀喷洒,要做到不漏喷、不重喷、无滴漏,以防出现药害。依据不同的喷药目标,选择喷雾(粉)机械及相匹配的喷洒部件;多头药械要注意调节喷头、喷量的一致性和喷洒方向,控制施药量。

2.适时打药。按照农艺要求,根据病虫草害发生情况选用适合的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作业。在保证防治效果的情况下,应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采用合理的施法,以保证作业。(1)对未出苗田块要抓住有利墒情做好封闭化除。效果不理想或未化除田块,注意温度回升后(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5—8℃以上的晴天)根据草相适时化除,注意防止药害。(2)冬前化学除草宜选择在小麦3叶1心后、杂草2—4叶期、日平均气温在6℃以上的无风晴天进行。(3)春季病虫害的防治要注意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重点做好返青拔节期和孕穗期两个关键时期病虫害的防治。

3.植保注意事项。作业前,要检查植保机械技术状态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要进行维修调整。作业时,工作人员要穿好防护服,注意人身;田间行走速度要匀速,无漏液、漏粉现象,喷洒不重、不漏;作业时间要避开大风、大雨和露水很大的天气,风力大于三级时不要作业。除草剂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植保机具作业后要妥善处理残留药液,彻底清洗施药器械,防止污染水源和农田。无人机备用电池尽量不要放置在室外,可利用汽车的加热器为电池保温。低温环境下飞行后,应立即对电池进行充电,避免电量完全耗尽后再充电,保护电池的使用寿命。

四、合理进行灌溉

2024年我省偏旱,对墒情较差的地区,需积极做好蓄水保墒、补墒工作,部分偏旱、有灌溉条件的田块,要及时灌水。要注意关注天气变化,对缺墒的麦田,寒潮到来前提前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土温和近地层小气候,缓冲降温影响,预防冻害发生。

1.机械装备与设施选用。水资源丰沛、地表平整的地区,可选用大流量离心泵,采用防渗水渠或低压管道为输水设施,进行畦面漫灌;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低压喷灌、滴灌、微喷带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或采用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预报自动调整灌溉量。

2.灌溉时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3~5℃时开始浇越冬水。一般每亩灌水量为30-40立方米左右。在小麦返青期至拔节期间浇水,对于旱情一般地块,要按照先重后轻,先沙土地后粘土地,先弱苗后壮苗的原则。

3.配套措施。对部分未开沟麦田,要抓紧有利墒情开好沟系,做到三沟配套;部分沟系质量不高田块,要及时清沟理墒、疏通田内外沟系,确保内外三沟通畅,降渍防旱。对弱苗、脱肥或因旱冻死苗麦田,要结合灌溉适量施用氮肥10公斤左右,以促进次生根喷出,增加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

4.注意事项。灌溉要看天、看地、看苗青。一看天气,决定是否灌。如天气干旱、土壤水分差,气温高、蒸发量大,就要及时灌水;灌溉后易引起倒伏,就应早灌或推迟;寒流、霜冻等天气要避开。二看土质地形,决定灌多少。保水能力强的黏土、地下水高的低洼地要少灌;保水能力差的沙土、地下水位低的高岗地,灌水多次少灌;丘陵地要先阳坡后阴坡。三看苗情,决定何时灌。群体小、麦苗处分蘖期的麦田,要及时灌水;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要少灌或晚灌。拔节、孕穗、抽穗及开花期遇到干旱,要及时灌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