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当好母亲河的守护者!全省渔政执法人员在汉“集中充电”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颜昌敏、谢毅)8月12日,全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培训班在汉举办,百余名一线渔政执法人员、保护区管理人员和资源养护工作者集中“充电赋能”,通过以学增智,提升护渔知识水平,掌握护渔本领。
我省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现有鱼类176种、底栖动物86种,浮游生物213种。其中长江江豚、中华鲟等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7种,大鲵、胭脂鱼等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4种,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21种。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救治救护、资源监测、湖泊管护等行动,水生生物资源实现恢复性增长,渔业水域生态得到全面修复与保护。成绩来之不易,水生野生动物保护风险大、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滞后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次培训班由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特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与省禁捕办、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资深执法人员,聚焦长江禁捕、执法监管、保护区建设、垂钓管理、江豚保护、鲟鱼鉴别等核心内容授课,针对性强,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大大增强了一线渔政执法人员、保护区管理人员和资源养护工作者的执法能力与职业素养。多位现场学员表示,通过培训,不但提升了业务能力,更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
省农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柯尊勇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升精准救治水生野生动物能力、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问题整改、加强休闲垂钓与禁捕管理,全面提高我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推进长江十年禁渔走深走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