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关于印发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介模式和技术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 MB1K2378X/2022-25826 | 分 类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2-08-08 |
文 号 | 无 | 效力状态 | 有效 |
文件名称 | 省农业发展中心办公室关于印发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介模式和技术要点的通知 | 发布日期 | 2022-08-11 |
各市、州、县水产发展(服务、推广)中心:
为切实强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服务支撑,加快推进全省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省农业发展中心通过深入调研,并征求专家意见,遴选了5种技术比较成熟、相对符合我省实际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和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借鉴。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应用推广。
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保障水产品安全稳定供给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作为,积极履职,为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实用、简便、美观、整洁、有效等要求,结合不同养殖区域、品种、方式,推荐采用一种或多种模式合理搭配,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要抓好技术服务,组织专家组开展巡回指导、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实用技术;要开展协同创新,不断集成、优化和创新适合我省的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技术模式;要强化总结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总结宣传一批治理成效好、养殖效益高、渔民群众认可的典型案例,凝聚渔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
请各地总结收集好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并及时报送至省农业发展中心。
联系人:渔业发展处颜昌敏
联系电话:027-88873646
邮箱:184713462@qq.com
附件: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介模式和技术要点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
2022年8月8日
附件
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推介模式和技术要点
一、多功能生态塘渠+人工湿地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采用生态沟渠、生态塘和人工湿地等多个工艺单元来构建复合系统,净化集中排放的养殖尾水,处理后的净水用于池塘补水。该模式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转维护费用低、能有效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特点。生态塘渠+人工湿地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设施总面积通常为养殖总面积的6%-10%。
尾水处理模式示意图
(二)技术要点
1.净化单元
(1)生态沟渠
可新建或利用现有排水沟渠,用于输送尾水,去除尾水中大部分固体悬浮物。沟渠坡岸原则上不硬化,沟渠中布设人工生物填料或种植水生植物,沟渠宽度2.0-5.0米,渠深1.5-2.0米。
(2)生态塘
主要调节尾水水质和水量,初步净化尾水。生态塘构建可利用现有鱼塘,深浅结合,浅水部分种植沉水植物(苦草、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浮水植物(荇菜、芡实、菱、睡莲等)、挺水植物(茭白、鸢尾、美人蕉等),投放滤食性鱼类、螺、贝、青虾等水生动物。生态塘面积占尾水净化区面积的40%-60%。
(3)强化潜流人工湿地
主要用于强化脱氮除磷,深度净化尾水。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构建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或者复合型人工湿地,构建好氧、缺氧、厌氧交替的多功能层,形成根系、基质、微生物梯度分布,提高脱氮除磷效率。基质可选用均匀粒径的碎石、砾石、卵石、沸石、石灰石或建筑废弃石块等,植物为伞草、香蒲、水葱、茭白、水芹、再力花等。湿地池深1.0-1.5米,面积一般占净化区面积的10%-20%。也可采用稻田系统作为生态湿地。
(4)表面流湿地
主要用于稳定水质、涵养水源、调节养殖用水和排水。可结合现状构建一些小岛屿,池深应深浅结合,维持一定的水层深度(0.2-0.5米),种植水生植物(如苦草、黑藻、水葱、香蒲、茭白等)。面积一般占净化区面积的30%-40%。
2.配套设施
尾水提升泵3台(潜水泵,两用一备),将生态沟渠或生态塘收集的尾水提升至湿地等后续净化单元处理,功率和扬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配套增氧机布设在生态塘和表面流湿地中,数量2-3个/公顷,功率不低于0.2千瓦/亩。
3.植物种植
净化区的植物种植一般在春季种植,采用移栽幼苗或成株的方式,种植密度6-12株/平方米。生态塘和表流湿地的植物种植时先降低水位,种完成活后逐步提升水位。
4.调试运行
调试阶段保证系统微生物驯化和植物生长,植物死亡及时补种,运行初期可在湿地单元投加微生物制剂,提高湿地处理效果。
根据尾水排水和系统运行处理的状况,调节生态塘、湿地等单元的水位,湿地出水口设置成可调式弯头出水。
5.循环回用
在生产时节,可以利用净化区出水作为池塘补水,使养殖池塘的维持一定换水量,确保池塘水体洁净。排出的水进入尾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
6.病害防治
针对尾水处理系统植物出现的病害情况及时处理。
(三)适宜区域
适用于平原湖区或丘陵地区集中连片的池塘或水产养殖场(200亩规模以上)。
(四)注意事项
1.安排经专业培训的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对设施设备的进行日常巡视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
2.定期清除杂草和枯死植株,并及时补植。适时(如秋末初冬)收割湿地植物,保证尾水处理系统的良性运行。
3.适时进行水位调节,保证尾水处理系统不出现雍水和端淹没现象,暴雨时及时调节水位。
4.定期对湿地单元排空检修,停床轮作,预防湿地堵塞的发生。可在尾水处理负荷水量小的季节进行,每1-2年排空一次。
5.定期对经济型水生植物和放养的鱼虾进行收割和捕捞,并投入适量种苗。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联系人:张义)。
二、“三池两坝(稳定塘+过滤坝)”尾水处理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将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至渠(管)道,通过尾水收集渠(管)道将养殖尾水汇集至沉淀池,养殖尾水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使尾水中的悬浮物沉淀至池底。尾水经沉淀后,通过过滤坝过滤,以过滤尾水中的颗粒物。尾水经过滤后进入曝气池,曝气池通过曝气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加速水体中有机质的分解。尾水经曝气处理后再经过一道过滤坝,进一步滤去水体中颗粒物,再进入生物净化池,进一步加速分解水体中有机质,最后进入湿地洁水池。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氮磷物质,并利用滤食性水生动物(鲢、鳙、河蚌等)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此模式大大降低尾水中氮磷物质的含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切实改进养殖环境,促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
“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示意图
(二)技术要点
该技术采用生态沟渠—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过滤坝—洁水池的工艺流程;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通常为养殖总面积的6%-10%;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洁水池的比例约为45:5:10:40。
原则上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对于特殊情况需要排出养殖场的尾水水质应达到生态环境部门制定的强制性排放标准。
1.生态沟渠
宽度不小于3米,深度不小于1.5米,沟渠坡岸原则上不硬化,种植绿化植物,在沟渠内设置生物浮床,种植水生植物。
2.沉淀池
沉淀池面积不小于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45%,在沉淀池内设置“之”字型挡水设施,并在池中种植水生植物,以吸收利用水体中营养盐。
3.曝气池
曝气池面积为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5%左右,曝气头设置密度不小于每3平方米1个,曝气头安装时应距离池底30厘米以上,罗茨风机功率配备不小于每100个曝气头3千瓦。
4.生物净化池
生物净化池面积占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10%左右,池内悬挂毛刷,密度不小于6000根/亩。
5.洁水池
洁水池面积应占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40%以上,池内种植伊乐藻、苦草、铜钱草、空心菜、狐尾藻、莲藕、荷花等水生植物。
6.过滤坝
用空心砖或钢架结构搭建过滤坝外部墙体,在坝体中填充大小不一的滤料,滤料可选择陶粒、火山石、细沙、碎石、棕片和活性炭等,坝宽不小于2米;坝长不小于6米,并以200亩养殖面积为起点,原则上每增加100亩养殖面积,坝长加1米。
7.污泥处理池
尾水水处理系统和养殖池塘定期清淤,产生的污泥应尽量采取资源化利用措施,可建设污泥池用于污泥发酵和干化,或将污泥二次利用,用于种植莲藕、桑树等水生蔬菜或景观植物。
(三)注意事项
1.水生植物死亡要及时补种。
2.沟渠、提坝淤塞都要适时清理,辅助材料按时更换。
3.定期检测治理效果。
(四)适宜区域
适用于平原湖区集中连片的池塘或水产养殖场(500亩规模以上)。
(五)技术依托单位
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联系人:温周瑞)、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联系人:易翀)。
三、“复合湿地+圈养”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主要采用复合湿地+圈养系统两部分构成的复合系统来实现尾水净化及循环自用。在非集中排水季节通净化系统内部水体自循环的方式维持微生物与植物活性。同时,圈养系统带来的效益可弥补建设湿地尾水净化系统占地带来的经济损失。
复合湿地包括生态沟渠、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区、表流人工湿地、净化塘等生物净化单元,利用系统内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共同作用来实现尾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后置圈养系统主要负责联动复合湿地净化区,实现养殖季节系统内的水体流通,保持养殖季节复合湿地净化区内植物及微生物较高的活性。
尾水处理模式示意图
尾水处理模式流程图
(二)技术要点
1.复合湿地净化单元
(1)生态沟渠+过滤坝
生态沟渠系统主要由工程部分和植物部分组成,沟体内相隔一定距离构建小坝减缓水速,使流水携带的颗粒物质和养分等得以沉淀和去除。沟渠应为自然状态,沟壁种植黑麦草或三叶草等植物护坡,沟底种植水生植物如黄菖蒲、梭鱼草、茭白和野生水芹。分区种植,保证沟内有50%以上的水生常绿植物。
(2)沉淀池
沉淀池主要用于去除固体悬浮物,面积约占尾水处理设施总面积的45%,尽量挖深,在沉淀池内设置挡水设施,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池中沿水流垂直布置生物过滤网膜、挂设生物刷等生态基,投放螺蚌等底栖动物,以吸收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有机物和营养盐。投放密度为20-30只/平方米。以幼螺、子螺蚌等为主,其投放比率为:成螺∶幼螺∶子螺=1∶3∶3。
(3)生物接触氧化区
尾水悬浮物主要由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组成。通过生物毛刷等拦截作用,可以截留和捕获悬浮物,供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利用,同时通过设置曝气盘、曝气管、空气泵等设备,增加水体溶氧量,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
(4)表流湿地
湿地中种植挺水型植物(如菖蒲、灯芯草等),植物种植密度可根据植物种类与工程要求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挺水植物密度9- 25株/平方米为宜。水在流动过程中,与土壤、植物及植物根部的生物膜接触,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污水得到净化,并在终端流出。
(5)潜流人工湿地
由填料、植物和布水系统组成。一般由一个或多个填料床组成,床体填充基质,基质铺设高度为1-1.5米,可选择陶粒、火山石、石英砂、碎石、棕片和活性炭等。
(6)净化塘
净化塘主要用于深度净化、涵养水源、调节养殖用水和排水。该区域以种植沉水植物(如苦草)为主,密度约为49株/平方米,种植面积占水面面积30%-40%。可少量搭配滤食性鱼类,鱼类可选择鲢、鳙、黄颡鱼、鲴等,每亩水面放养20-50尾。净化塘约占水处理区面积30%,可与养殖场蓄水池、吊水池等设施合建,增大面积。
2.圈养系统
圈养系统主要包括养殖装置、排污装置和净化区。主要把养殖动物在圈养桶内饲养,残饵、粪便等固形废弃物自然下沉聚集于圈养桶下方锥部排污管口附近,每天定时开启排污水泵,抽排残饵、粪便等固形废弃物至尾水沉淀塔,沉淀分离后的固形废弃物可用于制作有机肥等资源化再利用,去除固形废弃物的上清液再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处理后,回原池重复使用;同时利用水体中的植物微生物作用将养殖动物尿液等代谢废物加以净化。该系统低污染且在夏季可作为净化区水体的驱动部分,有利于促进净化系统水体自循环。
3.工艺组合
复合湿地净化单元包括生态沟渠、净化塘、潜流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等,依据养殖对象、养殖规模及处理要求的不同,可适当增减处理设施及处理面积。一般常用工艺组合包括:
生态沟渠(过滤坝)——接触氧化区——净化塘——圈养系统
(2)生态沟渠(过滤坝)——沉淀塘——接触氧化区——净化塘——圈养系统
(3)生态沟渠(过滤坝)——沉淀塘——表流湿地——接触氧化区——潜流湿地——净化塘——圈养系统
4.运行方式
在传统养殖季节(一般为春夏秋三季),养殖池塘不排水,尾水净化系统的水体自循环。圈养系统按照养殖规范养殖鱼类定期抽污,此外每天利用排污泵抽30分钟清水,并通过管道送至复合湿地净化区前端。并且,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从复合湿地净化区末端补充清洁水源,使水产养殖尾水净化系统水流形成自循环。
进入低温期(冬季),鱼类不开口,养殖结束。圈养系统的鱼率先起捕上市,圈养系统区作为普通净化塘使用,此后养殖池塘的鱼陆续上市,池塘逐一通过生态沟渠将水通入复合系统,再通过进水渠将清洁水运送至各个池塘或排放。
(三)适宜区域
复合湿地+圈养系统尾水处理与循环回用设施总面积通常为养殖总面积的6%-12%,其中,圈养系统按照复合湿地面积配置(每亩复合湿地配置0.5-1.5个圈养桶)。一般情况下,面积约为200以下推荐单独圈养系统;面积约为200-500亩的养殖小区推荐第(1)种工艺组合,500-1000亩的推荐第(2)种工艺组合,1000亩以上的养殖片区推荐第(3)种工艺组合。
注意事项
1.原则上要求养殖用水循环使用,对于特殊情况需要排出养殖场的尾水水质应达到生态环境部门制定的强制性排放标准。
2.定时清查和维护系统,及时发现故障区域,定期收获动植物,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五)技术依托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联系人:何绪刚)。
四、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绿色生态养殖新模式,是在地面上设置圆形养殖池并耦联养殖尾水处理循环利用系统,将吃食性鱼类集中养殖在圆池内,通过圆池底部集排污装置联通人工湿地进行尾水处理,净化后的养殖尾水进入圆池循环利用,实现高密度集约化生态养殖。养殖系统由陆基养殖圆池、增氧系统、进水管道、集排污管道和尾水处理系统五部分组成。该模式采用沉淀曝气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来处理养殖尾水,将尾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进行转化,分解有害物质,实现尾水循环利用“零排放”。该模式具有养殖单产高、饵料系数低、养殖周期短、用药精准、捕捞简易的优势,同时具有节地节水、生态环保、品质优良、质量安全的特点。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图
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工艺流程图
(二)设施构建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系统由陆基圆池养殖区和养殖尾水处理区组成。
1.陆基圆池养殖区构建
养殖圆池由直径8米、高2.2米和0.3米的倒圆锥体构成,配有进排水系统和增氧系统。圆池外缸为铝合金等硬质材质,内缸为尼龙布等柔性材质,单个圆池体积约为108 立方米,在锥形池底留有直径为30厘米的排水口与集排污管道相连接,排水口安装有防逃网。增氧系统由罗兹风机、输气主管、分支输气软管、气阀和微孔增氧管组成。养殖过程中,适时投饵和增氧。
陆基养殖圆池示意图
2.养殖尾水处理区构建
陆基圆池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两池一坝”模式图
养殖尾水由沉淀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组成的“两池一坝”净化技术进行处理。
3.沉淀曝气池构建
沿着尾水流向依次设置沉淀区、毛刷过滤区、曝气区。沉淀区主要用于尾水中的残饵粪便等固形物;毛刷过滤区的生态毛刷按照15厘米间距悬挂在聚乙烯线绳或不锈钢丝上,钢绳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利用毛刷去除过滤水中悬浮物,并培养微生物降氮去磷;曝气区内铺设曝气盘或微孔曝气管,增加水中溶氧,加快有机物氧化分解,促进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转化。
4.过滤坝构建
采用三排眼子砖的结构搭建外部结构,彼此间隔不少于2米,眼子砖孔方向与水流方向保持一致。三排眼子砖墙间部分填充不同规格的火山石等多孔吸附介质,形成两级过滤,实现最大程度地处理有机污染物。
5.生态净化池构建
生物净化池底部种植沉水植物,中间布设增氧喷水设施和生物浮床。生物浮床约占净化池面积的5%,根据季节在浮床上种植空心菜、水芹菜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将氮磷等营养元素进行转化,分解有害物质,而且可以带来额外蔬菜营销增收。净化池中还放养一些青虾、鲢、鳙、螺蛳等用于水质净化。
(三)适宜区域
适用于水资源比较少、有零星分散池塘的丘陵和山地地区。
(四)注意事项
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尾水通过沉淀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组成的“两池一坝”净化技术进行处理。养殖全程保持养殖圆池流水循环状态,保持进排水管道和尾水处理池的适时循环流动状态,增氧设备保持适时增氧,定期进行陆基圆池和尾水处理区的整理,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养殖尾水排入养殖尾水处理区,处理之后的养殖尾水达到排放标准,经过净化池处理后的尾水通过进水管道进行循环利用。
(五)技术依托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联系人:李大鹏、汤蓉)。
五、养殖池塘水上农作原位水质净化实用模式
(一)技术概述
该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以陶粒为骨料,将多种无机材料、微量元素与多孔混凝土制造技术相结合,研发出一种新型陶粒浮板,并与植物选配等技术构建了一种新型浮床,将之与传统养殖相结合,并搭配科学的饵料投喂、药物安全使用、水质管理等技术,以改善水质,提高鱼类成活率和增长率、增加养殖收益及节能减排。
(二)技术要点
1.陶粒浮床组成:包含陶粒浮板、栽培篮、保护网箱和浮床植物。
(1)陶粒浮床陶粒浮板
轻质页岩陶粒作为粗集料,粒径控制在10-20毫米之间,并混合一定量的珍珠岩和粉煤灰,以PII52.5硅酸盐水泥作为粘结剂;浮板长60厘米,宽60厘米,厚度8厘米。
陶粒浮板示意图
(2)栽培篮
陶粒浮板栽培孔内设有活动的栽培篮,栽培篮的网眼直径小于1.0厘米。栽培篮内通过浮床基质种植水生植物。
(3)保护网箱
保护网箱的目的是防止草鱼等草食性鱼类破坏浮床植物的根系。保护网箱采用PVC材料,制成顶端开口的长方体网箱结构,其尺寸略大于浮床床体的尺寸,便于安放。网箱网目大小以能够防止养殖鱼类进入网箱为准,通常2 厘米以上,不宜过密。
(4)浮床植物
选择浮床植物的首要标准是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适合水培和当地气候环境,另外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水稻、空心菜、鱼腥草等。
2.浮床系统构建
(1)将生长到秧苗期的水稻或其他水生蔬菜移入栽培篮中,每篮栽培1-2株,以陶粒固定。将栽培篮植入陶粒床体中,移入养殖池塘内。用铁丝将浮床单体连接起来成为20平方米的整体,然后套上保护网箱,用连接扣固定。为保持网箱深度,在其四角加坠砖块或沙袋。整个浮床在水面上自由浮动,不固定于某一处。
浮床系统
(2)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与常规池塘管理一致。养殖池塘按鱼种放养前用4%食盐水浸泡10分钟。整个养殖期间,池塘水深维持在1.5米以上。池塘投饲方式采取“四定”原则: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上午8:00-9:00时投饲一次,下午3:00-4:00时投饲一次。投喂新鲜适口、不腐烂变质、营养成分好,易被鱼类消化吸收的全价商品饲料。每天的投饲量视季节、水色、天气、鱼类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池塘存鱼量的2%-4%计算。另外,要及时清除浮床上的杂草,减少其对浮床净化效果的影响。
(三)适宜区域
适用于丘陵和山地地区的养殖池塘(200亩以下)。
(四)注意事项
1.水稻生长期间可喷施叶面肥,防止营养不足影响水稻产量。
2.水稻和水生蔬菜发生病虫害时,主要采用物理防治法,或仅施加低毒低残留农药。
(五)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联系人:李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