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发展中心积极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省委部署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以来,省农业发展中心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积极推进,将共同缔造理念充分融入下基层实践活动、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将“五共”方法灵活运用到工作各领域各环节,通过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凝聚发展共识,汇集发展力量,实践活动取得较好成效。
一、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开展工作情况
(一)在定点帮扶中推动共同缔造。在中心定点帮扶的房县青峰镇阳坪村,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谋划,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村级产业长足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共谋共管”,变“你和我”为“我们”。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一起召开户院会、现场会、入户走访,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设方案最后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才动工建设,真正做到了“建什么怎么建,群众说了算”。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和监理单位一起对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完工后群众又参与工程验收,真正体现了“质量好不好,群众来评判”。对已形成固定资产的项目及时确权,移交村集体,由群众自主管理、维护,由群众共同分配所得收益,真正实现了“公益资产群众管,经营资产群众享”。二是在产业培育上“共建共享”,变“农户”为“股东”。阳坪村依托“青峰大裂谷”景区,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村”,探索“旅游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形式,建立了“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特色民宿5家,装修客房80间,带动了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阳坪村大裂谷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达50多户,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机制,高标准建设高山有机绿茶500亩,发展烟叶300亩,发展土鸡养殖5万余只,带动150余户农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三是在人居环境改善上“共建共评”,变“旁观者”为“参与者”。以实现“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美好环境家家受益”为目标,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干部组织、党员带头、群众参加,拆除违建猪圈、厕所32间,集中新建公共厕所3处、猪栏工具房32间,设置垃圾垃圾分类点,完善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规范处理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发动群众持续开展“清洁家园”“村庄清洁日”活动,排查整治卫生死角、乱打乱建、乱堆乱放、农业废弃物、沟渠塘堰垃圾杂物,同步推进环境评比,以评比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户户参评,人人争创”的良好氛围。四是在提升社会治理上“共管共评”,变“配角”为“主角”。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督会作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民事民享。村民会议还表决通过了《青峰镇阳坪村村规民约》,建立村民诚信守法档案,树立先进榜样,乡风更加文明,氛围日渐和谐。落实“四议两公开”、村级“三务”公开制度,对涉及民生的事项“一变更一公布,一拨款一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感更加强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二)在社区治理中深化共同缔造。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小事为切入点,缔造人民群众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所依托的家园。一是在提升社区共建共治水平上下功夫。与对口联系的水陆社区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开展“红邻社区”党建项目,和社区居民一起开展疫情防控、环境美化及应急处置等志愿活动。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共商社区事务,提升党建引领共建共治水平。二是在提升公共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在下沉社区中,精准掌握群众需求,帮助水陆社区补充办公设施,援赠了一批办公电脑、办公桌椅、取暖设施等,改善了社区的工作条件。与西厂口社区、水陆社区共商共建阅览室,分别配备600多本书籍,配齐基本阅览室设施,打造了社区群众“家门口的图书馆”,大大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深受社区群众欢迎和点赞。辖区内丁字桥小学筹建现代化图书室急缺图书,中心迅速动员干部职工捐赠书籍近400本和购书资金近3000元,基本保障了图书馆需求,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生活。三是在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紧盯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短板,解决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方面的难点、痛点。莲溪寺社区内多个老旧小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中心与社区党组织和居民代表共同商量,结合消防安全月活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配置灭火器405个,还制作了200份使用说明,社区消防安全有了基本保障,社区群众参与共同缔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加强烈。
(三)在“三下沉”中丰富共同缔造。中心结合职能职责,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使共同缔造在基层更加深入人心。一是推动党员服务平台和服务力量下沉。中心成立了党员宣传队、党员科技服务队、党员突击队等党员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服务活动,切实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推动党员服务群众经常化、特色化。党员宣传队面对直属单位、联系社区、驻点帮扶村、农业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用精彩生动的语言和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送到基层一线。党员科技服务队结合农时农事,重点为基层农业事业系统干部、技术推广人员、养殖户、养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生产企业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党员突击队积极参与对口和驻地社区的新冠疫情封控、环境消杀、生活保障、困难党员帮扶等,关键时候顶的上、能战斗,充分融入了社区治理。中心广大党员在服务基层中淬炼了党性、锻炼了本领、锤炼了作风。二是推动科教资源和科技服务下沉。打造湖北渔业科技超市升级版,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渔业科技资源下沉。定期举办专家在线直播,让渔民拿起手机就能免费获得绿色高效养殖技术、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病害防控等迫切需求的生产技术,得到权威专家“面对面”的技术指导。今年上半年共举办线上直播授课5场,线下大型活动1场,累计参与488.8万人次,发布技术指导推文748篇,为渔民提供了高效实用的在线服务。
(四)存在的问题。一是群众参与度不够高。基层群众对共同缔造认识还不够深,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充分,参与度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引导带动。二是党员干部角色转换还不够到位。在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中,共同缔造理解还不够精准,工作中在存在“帮群众干”,没有“和群众一起干”,没有真正把“你和我”变成“我们”。
二、下基层实践活动进展情况
(一)行动迅速,推动有力。下基层实践活动启动后,中心领导和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深入联系点调研了解情况,梳理形成“三张清单”,并狠抓“任务清单”落实落地。党员干部积极响应,迅速下沉社区,重点帮助推进社区治理、疫情防控等。为推动下基层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党组会专题研究4次;专班召开推进会6次、调度会7次、作风督导3轮;形成工作提示7期,编发活动简报15期,在网站专栏刊发活动动态77条,在湖北日报刊发活动活动报道4篇,保障了实践活动有力有序推进。
(二)领导带头,党员跟进。中心领导以身作则,身入心到,着力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广大党员干部树了标杆、作了表率。截至10月底,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共下基层46次;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下基层97次;普通党员干部按“双报到双报告”要求,应下尽下、能下尽下,累计下沉社区1763人次,服务4000多小时。中心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党员干部主动承担了莲溪寺社区晒湖广场核酸扩面检测信息录入工作,极大缓解了社区压力,深受居民群众好评。
(三)细化清单,动态管理。中心领导真情下访,问需于民,共收集梳理问题30项。着眼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按照“切口小,能办到”的原则,明确“任务清单”共五大类30项,含基层党组织建设、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机化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和具体要求。清单经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审查后,在中心网站公布。同时,根据每次下基层了解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充实问题清单,补充任务清单,让任务更精细、措施更精准;根据办实事具体进展,每月更新一次效果清单,对已办结任务及时销号,做好清单的动态管理。
(四)措施落实,效果凸显。中心党员干部上下一心,精准发力,为基层赋能、为群众解难、为企业纾困,实实在在解决了一批问题,取得了群众有获得感的成果。比如,针对畜禽疫病,指导合作社制定防控方案,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实操指导,有效防治了病害,减少了群众经济损失;针对群众的水产养殖需求,或组织专家现场指导,或开展线上线下技术培训,宣传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养殖产业得到壮大,养殖户技能得到提升;针对农机作业中的经常性问题,积极宣传我省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新政策,开展机收减损和农机操作维修等技术培训,提升农机作业技能水平。截至10月底,共推动解决问题20项,其中基层党组织建设类问题4项、畜禽养殖类问题 10项、水产养殖类问题 3项、农机化服务类问题 1项、基层治理 2项。
(五)创新载体,打造亮点。一是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是共同缔造的核心。下基层实践活动中,针对基层党组织不健全,中心帮助阳新县福牛生态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洪湖英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枝江市联强农牧专业合作社、掇刀区康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分别建立了基层党组织,明确了主心骨。黄国雄、易俊东等领导为新建支部的党员上了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专题党课,及时将省委的声音传递到农业生产一线。二是开展党员领导干部“结穷亲”。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和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在联系点上,每人结一门穷亲,共结“穷亲”37户,不仅给他们带去了生活物资,还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关心困难群众落到实处。如黄国雄协调“穷亲”王水兰到福牛生态农业养殖合作社打零工,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郑国蓉帮助流转土地,易俊东帮助建牛舍,姜卫东协调所在乡镇帮助申请医疗费补助等,通过解决“急难愁盼”送上党的温暖,通过拉家常增进彼此感情。困难户纷纷表示,是党把关爱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感恩党的关怀,并表示一定要克服困难,回报社会。
三、省级重点实事项目进展情况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将粮食烘干中心建设纳入19个省级重点实事项目之一。中心作为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受领任务以来,按照要求,全力推进落实。
(一)主要工作。一是积极宣传。在湖北日报、垄上频道、省政府网站“迎接党的二十大·政在说”等,对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行动方案进行宣传解读,效果良好。二是调研摸底。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各地调研粮食烘干能力建设情况,摸清底数和需求,为编制规划提供有力依据。三是编制规划。组织编制《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专项建设规划》(2022-2025),对全省粮食烘干能力建设进行科学布局,明确重点任务,提出指导意见。四是推动落实。以节能环保和智能化为重点开展技术服务,规范指导各地粮食烘干中心建设。协调相关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推进扶持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五是调度协调。自6月份起,每月调度全省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进度并向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二)项目进展情况。按《省农业农村厅 省财政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粮食局 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印发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鄂农发发〔2022〕2号)要求,到2025年,全省粮食烘干中心(点)达到2100个左右,烘干机保有量达到1.1万台,烘干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批次。截至10月底,2022年全省新增竣工粮食烘干中心301个,达到1791个,完成规划任务的85%;新增批处理能力3.1万吨,达到19.74万吨,完成规划任务的82%。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