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G系列荸荠旱收高效低损采挖机
一、机具概况
该机实现了偏心振动式深厚土壤铲削、带刮板及包胶栅条式果土输送分离、高效低损弹簧辊式果土分离三大技术创新,创新性采用偏心振动铲土技术、栅条低频振动筛分技术、橡胶齿辊组柔性打击和螺旋弹簧辊组柔性筛分果土分离技术完成低耗铲挖及升运、高效碎土、低损果土分离和果实低位铺放等作业,实现明荠率80%以上,损伤率低于10%,作业效率1-1.5亩/时。该机型通过湖北省农机鉴定站组织的技术鉴定,较好的解决了荸荠机械化果土低损高效分离难题,填补了荸荠旱田机械化采收国内、国际技术空白。
二、技术要点
1.秸秆处理。荸荠达到适宜采收的完熟期时,需将田块的秸秆进行割除,并将秸秆移至收获区外,留茬高度低于10厘米为宜,以不覆盖田块,便于田块晾晒为宜。
2.晒田。荸荠收获前田块土壤湿度控制非常重要,田间土壤含水率过高将影响土壤破碎,降低机具果土分离的性能,并且拖拉机碾压后浅层荸荠损失增加,严重时会导致拖拉机作业时打滑和陷车;一般将秸秆清理后晒田7-10天,也可在荸荠收获前期进行开沟控湿,降低晒田时间,荸荠生长层土壤湿度控制在15-25%之间或土块在高度为1米处跌落能破碎为宜。
3.机收。采用4BG-900S型荸荠采挖机,通过拖拉机悬挂作业,通过拖拉机三点悬挂和限深轮调节作业深度,铲挖深度以低于果实层3厘米为宜等,作业时,主轴输出540转/分钟,保持机具低速平稳前进,前进速度控制在0.6-1.0千米/小时为宜,同时可根据清选装置作业情况适当调整前进速度,避免造成壅土、堵土和机器装置过载。
4.人工捡拾。机器完成一行作业后,需要对采挖区域的荸荠进行捡拾,将裸露在地表的荸荠收集完后再对下一行进行采挖作业,避免拖拉机对挖出的荸荠造成碾压损失。
三、适用对象
该机具适用于长江中下游沙壤土种植环境下的旱收采挖作业。
四、效益分析
1.企业效益。湖北省荸荠种植面积约6万亩,每台机器作业面积150亩/年,仅湖北省可推广约400余台(3.95万元/台),可为企业新增产值1,800余万元,同时增加就业20余人次。
2.机手纯收益。按作业收入200元/亩、作业成本30元/亩、作业面积150亩/年计算,则机手纯收入约2.04万元/年;按购机成本3.95万元(不含购机补贴)、机器使用寿命5年、平均每年折旧费1000元/年计算,两年收回成本,5年纯收入5.75万元。
3.种植户效益。人工收获25人工/亩,人工费160元/人,收获成本4000元/亩;机械收获成本200元/亩,扣除人工捡拾成本为1600元/亩,与人工收获相比,纯利润2200元/亩。
五、牵头人及技术团队
1.工作专班牵头人:吴昭雄
所属单位: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
联系方式:18607183706
2.技术支撑团队
单位名称: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
联系人:张国忠
联系电话:18672783365
单位名称:湖北省团风县农技推广中心
联系人:陈松林
联系电话:13476775410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