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适老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今天是: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无障碍阅读|手机版|微信公众号|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他山之石

[辽宁] 大连农用无人机植保服务覆盖率近50%—— “空中新农具”飞入寻常农户家

[辽宁] 大连农用无人机植保服务覆盖率近50%—— “空中新农具”飞入寻常农户家

时间:2025-04-01 14:06来源:辽宁日报
字体:

“这块地比较规整,让无人机飞起来,绕着地块在4个角添加航点就行。需要开展喷洒作业时,只要将物资装进50升的容器中,就可以从遥控器里调出地块情况,一键遥控作业。”3月25日,在大连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水稻种植户宋瑶打开遥控器上的FPV视角开始测绘。

随着无人机起飞,宋瑶盯着遥控器屏幕进行操控,临近地块转角时,宋瑶按下减速键,悬停无人机,调整摄像头向下,在地块边界点新建一个航点,依次添加多个边界点后,一键连接就圈出了自家地块,还自动生成了航线。

春分时节,辽南大地农事渐起,在大连市的田野间,科技春耕热潮开始涌动。像宋瑶一样,许多今年新购置无人机的农户正在进行地块测绘,为接下来的植保作业作准备。这些“空中新农具”凭借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全面、价格更优惠的优势,从农业服务公司、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逐渐进入普通农户家,推动着大连市“智慧农业”加速前进。

宋瑶的无人机是半个月前购买的,经过3天的理论和试飞培训,她拿到了操作手合格证。回家操作几番后,她更加自信。“复杂的地块也不怕,看到地里的障碍物没?它能及时发现,还能自己绕过去。”宋瑶指着另一处地块里的树说。

说话间,无人机起飞。只见无人机在接近那棵树时拐了个弯儿,绕过去之后,又回到最初设置好的航线上继续飞行。

“现在的无人机‘眼神儿’越来越好,拇指粗的电线也能轻松识别出来,操作起来更简单。”见记者看得出神,无人机培训教练员赵治国介绍起这款无人机的“聪明”之处——它搭载的雷达和视觉系统协同,如同“超级感知大脑”,能让无人机“眼观六路”,在接近障碍物时生成三维环境模型,并在AI算法的驱动下实现丝滑绕障,让飞行作业更加智能、安全。而且,在后续的同地块作业中,无人机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更高效地规划飞行路径,减少重复的避障操作,提升作业效率。

宋瑶夫妇包地多年,之前一直雇人操作无人机作业,今年决定买一台,除了操作技术更简单以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从今年开始,我省对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购置补贴。

“补贴力度相当大,像热销的这款,门店春耕优惠价是41999元,补贴达到14400元。”大疆农用无人机大连区经销处负责人迟会玲说。

今年,大连区经销处首批订购量是200台,自春耕备耕以来,已销售160台,相较于2023年全年销售90台,几乎翻了一倍。销售高峰将持续到5月份,迟会玲对今年销量突破200台充满信心。

大连山地多、海域广,果业、渔业方面的运输需求大,无人机的本事越来越大,也刺激了农户的购买欲。“新机型不仅能播种、施肥、撒药,还能变身为吊运能手,最大承重量达170斤,设置好装卸地点,就能实现自动飞行,极大地降低了搬运成本,让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智慧化水平更高。”迟会玲说。

庄河市兰店乡石山村村民隋学义去年购买了一台植保无人机,切实体会到了其带来的便利和效益。以施药为例,之前雇5个人完成百亩地需要四五天,而同样的地,一台无人机只需一个小时,作业成本降低50%以上,并且药物使用量减少30%,真正实现了质效双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写入其中,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大连市农用无人机的保有量已增至500余台,植保服务覆盖率近50%。

据介绍,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将大力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运输、农业服务以及农文旅消费等场景的深度应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辽宁日报记者 于雅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Scan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