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阅读|手机版|微信公众号|繁體|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市县之窗

宜昌:“院所+主体+区域”三维发力 渔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时间:2025-08-29 11:10来源: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字体:

今年以来,宜昌市水产站针对水产行业“技术落地难、主体转型慢、发展动力减弱”等痛点,通过贯通“院所-主体-区域”资源链,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水产发展新生态,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接天线:强化科研支撑,破解技术瓶颈

坚持以科研赋能产业,高频联动科研院所搭建技术桥梁。6月16日,省2025年院士专家渔业科技服务“515”行动工作推进会暨水产绿色养殖技术观摩培训会在枝江召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等院所专家教授到场授课指导。8月7日,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院校专家到市水产站开展技术交流研讨。当阳市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多次邀请长江水产研究所尾水治理专家现场指导。依托常态化合作机制,市县两级水产部门及企业主体在鱼类繁育、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持续突破,有效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下接地气:聚焦主体需求,赋能一线生产

锚定生产端实际需求,以项目与服务双轮驱动赋能主体转型。指导枝江市、当阳市成功申报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其中枝江市马家店片区、董市片区等4个项目区已全部完工,累计改造治理面积2.2万亩,当阳市一期项目改造治理面积1.3万亩,两地集中连片池塘养殖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尾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同步聚焦养殖主体技术需求,市水产站针对肥鱼品质提升、池塘圈养等技术开展实地指导,提炼形成技术标准;宜昌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实验室今年已检测样品125批次,市级水产病害检测能力稳居全省市州前列。

同级互鉴:深化区域交流,推动经验共享

构建多层次区域交流体系,以经验互鉴拓宽发展路径。一是强化市内联动,市级水产部门通过组织培训,为各县市区技术人员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渔业统计、技术推广、尾水治理等领域协同推进,在品牌建设上探索“抱团发展”模式。二是深化省内协作,依托省“515”平台,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了解各地渔业发展情况,精准查找自身短板、靶向改进。三是对标先进取经,针对江苏、浙江等渔业发展先进地区,组织水产技术人员借知识更新培训等契机赴当地考察学习,结合实际转化先进经验,明确差异化发展方向。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