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综合施策 降本增效 为肉牛产业纾困
为帮助养殖场(户)稳定产能、节本增效,丹江口市从优化品种、种草养畜、秸秆转化、疫病防控、饲养管理等环节综合施策,着力降低养殖成本,实现科学养牛,为产业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合理选择品种。聚焦品种优化,指导养殖场(户)根据养殖模式科学选种。圈养牛宜选择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优良公牛与本地母牛所产的杂交牛,这类牛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日常饲喂中需按比例添加精料;放养牛则选择南阳牛、秦川牛等优良公牛与本地母牛所产的杂交牛,其善爬坡、耐粗饲,适应性强。
科学利用饲草。上半年做好麦秸、油菜秆等农作物秸秆的打捆收贮;下半年做好玉米茎穗兼收,之后可制作黄贮饲料或全株玉米、青贮饲料,同时做好黄豆秸秆和花生秧的收贮利用。黄贮和青贮饲料营养价值高,能有效减少精料用量。种草养畜要因地制宜选择紫花苜蓿、甜高粱、墨西哥玉米、黑麦草等牧草品种,且宜选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块种植,可显著降低饲草成本。
注重疫病防控。从外地引种时,要求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回场后单独隔离饲养30-45天,经检测确认无疫病后方可合群饲养,同时要定期对养殖场所进行全面消毒。发现病牛应立即隔离诊治,对病死牛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做好牛口蹄疫和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免疫接种工作,定期开展驱虫,有效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生。
优化饲养管理。饲料的配制和投喂要因畜制宜,精准满足不同生长阶段肉牛的营养需求,减少饲料浪费。加强母牛繁殖管理,提高受胎率、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保持牛舍环境良好,夏季通风与冬季保暖,推荐采用场床一体化养殖模式,为牛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随着系列措施落地见效,可有效提高牛群产犊率、降低发病率、提升饲料利用率、节约养殖成本,助力养殖场(户)积极应对养殖困境。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