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肉盘子”端得更稳了!鄂育肉用种公牛全国遗传评估排名创历史
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谢毅、全凡凡)23日从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获悉,在全国畜牧总站新发布《2025中国肉用及乳肉兼用种公牛遗传评估概要》中,省畜禽育种中心种公牛站培育的夏洛来、西门塔尔、安格斯三大主流肉用品种种公牛在全国遗传评估排名中实现历史性突破。这意味着,我省肉牛种业核心竞争力迈入新台阶,为肉牛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畜牧业的“芯片”,畜禽种业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稳产保供的源头保障,更是提升畜牧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CBI值(中国肉牛选择指数)是用于评估肉用种公牛遗传价值的指标,其数值越高表示该公牛的遗传价值越大。该指数综合考量了种公牛的体型外貌、生长发育、后代表现等性状,通过线性评分和基因组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得出。
在本届全国肉种公牛遗传评估排名中,我省选送的夏洛来牛表现尤为突出。其中,编号42123145的夏洛来种公牛CBI值达194.06,在全国夏洛来牛估计育种值排名中位列第4,且我省共有3头夏洛来种公牛进入全国前10名,展现出该品种在我省的育种优势已形成集群效应。
西门塔尔牛育种取得重大进展。编号42122211的种公牛CBI值高达214.96,在全国1991头肉用西门塔尔牛评估中排名第32位,成功进入全国前2%行列,共有2头西门塔尔种公牛进入全国前100名。
安格斯牛实现新突破。编号42120041的种公牛CBI值达145.17,排名全国第26位,共有2头安格斯种公牛跻身全国前100名。
近年来,省农业发展中心以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国家级种公牛站为载体,不断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在胚胎工程、基因组选育、种公牛精细化培育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有效提升了种牛的遗传品质和育种效率,为全省肉牛产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种源支撑,带动养殖户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省农业发展中心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培育遗传性能更优、适应性更强、经济效益更好的顶级肉用种公牛,力争在品种品质上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繁-育-推”一体化发展,助力全省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高品质方向升级。
相关附件:




